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年轻守林护林人:接力续写绿色传奇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河北罕坝年轻守林护林人:接力续写绿色传奇
编辑:汤晓雪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05-06 11:00:48 【字体:小 大】天气转暖,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分场砬子沟攻坚造林地块上,省塞前两年种下的机械接力樟子松抽出新芽,生机勃勃。林场林护林人绿色“这些树苗长势很好。轻守”时常“跑山”的续写第三乡分场副场长范冬冬说。
塞罕坝林场1962年建场,传奇一代代塞罕坝人扎根高原荒漠,河北罕坝培育起百万亩人工林海,省塞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械接力生动范例,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林场林护林人绿色艰苦创业、轻守绿色发展的续写塞罕坝精神。如今,传奇80后、河北罕坝90后守林护林人,接过前辈手中的旗帜,用青春和热血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攻坚造林10万亩,啃下石头山“硬骨头”
一大早,范冬冬就开始了新一天的“跑山”,仔细查看林间有无火情隐患、护栏是否破损。他的巡山日记,记满了关于林子的各类事情,“我就是坐不住,每天不到林子里看看,心里就不踏实。”
范冬冬是河北省石家庄人,2008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10多年来,他在这里安了家,一步步从技术员成长为林场造林的中坚力量。
2011年,塞罕坝启动攻坚造林。作为技术骨干,范冬冬全程参与。“为什么叫攻坚造林?是因为之前树苗容易活的地方都种上树了,攻坚对象都是难度大、土层薄、坡度陡的‘硬骨头’。有的地方土壤只有四五厘米厚,扒拉开一看,下面全是石头。”他说。
坡陡地滑,机械无法上山,全靠人来刨坑。“一镐刨下去,震得虎口生疼,叮叮当当凿不了多一会儿,双手就得起血泡。”范冬冬说。
坡面直栽难度过大,范冬冬和同事们讨论后,决定换种办法——苗圃育苗成功后,再移植上山。“苗木选择可有讲究了,要选‘矮胖子、大胡子’,也就是苗木敦实、根系发达的,这样更容易成活。”范冬冬说,苗木运输时,要打包好,不能重压、日晒,还要保湿、透气。
运苗也是一道大难题,只能靠骡子驮、靠人背。一株打包好的樟子松苗浇足水后,足有七八斤重,坡陡地滑,骡子扑扑腾腾爬两步,就累得呼哧带喘。范冬冬说,骡子上不去的地方,就只能靠人背。
攻坚造林10多年,塞罕坝人在石头山上种树10万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利用科技手段防治病虫害,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林子基本成形后,后期的管护不可或缺。
36岁的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袁中伟,2011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成为一名“森林医生”。“目前,塞罕坝的主要病虫害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尺蛾,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治虫害,守护好林子的安全。”他说。
“以前,病虫害是靠人工喷洒药剂防治,而且必须选择风小的时候进行。”袁中伟说,那时,每年洒药时,他和同事们凌晨3点就得起床赶往作业地块,背着30公斤重的药剂和设备,趁天亮前风小的时候作业。
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林场病虫害防治方式不断创新,直升机、无人机都派上了用场。
直升机速度快、作业面积广,一个机次能喷洒800公斤药剂,覆盖2000亩林地,两三天就能完成林场病虫害防治任务。“一些地方树林茂密、地势陡峭,人进不去,直升机也覆盖不到,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洒药防治。”袁中伟说。
袁中伟是塞罕坝林场首批持证上岗的无人机操作人员之一。“操作无人机,可比开车难多了。”他说,无人机在空中可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而是不断晃动,操作时要注意风向、高度等,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来。
目前,塞罕坝初步建设了物联网野外监测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人防、飞防、技防相结合的管控防治体系,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
“这些年塞罕坝的林子很健康。前辈把林子交给了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一定会守护好!”袁中伟说。
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良种引育关,森林质量提升关,林业可持续发展关……如今,塞罕坝人在继续攻坚克难。他们表示:“守护好、发展好这片林子,我们要担起继续闯关的重任。”
范冬冬说,塞罕坝正在向最后的石头山发起攻坚。塞罕坝人的目标是,力争到2030年,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到那时,除了道路和建筑物,塞罕坝所有的地方都将被绿色覆盖。
“林场的林子多是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质量还有差距。”袁中伟说,林场按照近自然造林的理念,科学配置树种,云杉、樟子松等落户塞罕坝,逐渐形成针阔混交林,现在林子里灌木、花草多了,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袁中伟说:“这些年飞来的候鸟越来越多了,林场已经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
工作之余,范冬冬喜欢到塞罕坝展览馆参观,前辈们的事迹常常令他心潮澎湃。“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种精神、这份责任扎根在每个塞罕坝人心中。”范冬冬说。
人民日报记者 寇江泽
(责任编辑:焦点)
-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汉阴县住建局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汉阴县住建局坚持“一区一策”,以问题为导向,尊重居民意愿,因地制宜改造小区,做到精 ...[详细]
-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泉州市从10月底起开启畅通“双循环”年终冲刺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正全力组织实施工业增产增效冲刺行动、扩大消费畅通内循环冲刺行动、稳外贸外资冲刺行动、项目投 ...[详细]
-
本报讯 记者 庄丹丹)19日,2020年泉州市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在德化开班。全市各地文明办、市直机关文明办、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员及各类民间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共计1 ...[详细]
-
海峡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记者沈华铃)40年前,很多老厦门人一家人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人住进了商品房,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厦门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人均 ...[详细]
-
7月22日,大暑节气,山西芮城储能项目建设现场传来捷报——中国中车飞轮储能项目山西芮城100MW/50.41MWh独立储能电站成功并网!充分彰显了中车永济公司储能项目建设的攻坚“硬实力”。走进储能电站 ...[详细]
-
核二除役威力比李克強更大!夏季限電減產,恐讓台灣鋼鐵漲更兇|天下雜誌
最近李克強努力打鋼價可能徒勞無功,國際鋼價依然節節高漲。然而讓台灣鋼鐵業最擔心卻不是李克強,而是核二1號機提前除役,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電力更吃緊,電爐煉鋼本月起減產、連中鋼也必須減產。最慘的是用鋼量大的 ...[详细]
-
天下晨間新聞 美國供應鏈報告提及台灣超過80次,意味什麼?|天下雜誌
白宮上週公佈的「供應鏈體檢報告」多次提到台灣,對台灣科技廠是什麼警訊?航運股漲勢無極限,現在海運又有新危機。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检查行动中查获的中华鲎。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加强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检查、宣传工作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郭钦转通讯员叶小平)近日,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一次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检查、宣传行动中,查获了中 ...[详细]
-
发布者:冬冬 浏览量:6667发布时间:2022/3/28 15:49:52 有时,不知道早餐要吃什么,有时压力巨大的时候也想吃点好吃的,卡斯顿奶砖面包解决您的烦恼,即使再忙 ...[详细]
-
正在训练中的警犬“闪电”。血迹搜索犬“托蒂”。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陈小斌 实习生曾兰萱通讯员厦公宣)11月13日至14日,第五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总决赛 ...[详细]